当前位置: 主页 > 创作心得 >

墨法

时间:2014-05-06 13:03来源:宝璞斋书院 作者:松坡书法 点击:
墨法即用墨的技巧。是书法艺术形式中一个重要课题。 章法是从整体上看书法作品的印象与效果。它包括了书法作品的正文与落款、分行与布白、落款与印章等多方面的关系处理。但是,作为整体效果是由局部的、单个的字与线条构成的,如果单个的局部的字与线条不美
墨法即用墨的技巧。是书法艺术形式中一个重要课题。

章法是从整体上看书法作品的印象与效果。它包括了书法作品的正文与落款、分行与布白、落款与印章等多方面的关系处理。但是,作为整体效果是由局部的、单个的字与线条构成的,如果单个的局部的字与线条不美,那么整体的美也就无从谈起。

应该说“单个的线条是美的,组合得好,就达到了更高的美”。在这里我们把“局部分析”墨法这个方面来谈。“字本与笔,而成于墨”“肉生于墨,血生于水”,没有墨色的变化、配合,用笔效果就难以达到。字缺乏血肉,也就没有了生命。所以清包世臣说:“书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,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也”。

唐孙过庭说:“带燥方润,将浓遂枯”,也点出了用墨的关键处。“燥”、“润”、“浓”、“枯”又是矛盾的法则。用墨不可太枯,枯笔多了则燥;又不可水分太多,湿度太大会肥浊不清。杜甫诗云:“墨气淋漓幛犹湿”,就是理想的用墨。即使过许多年,也好像刚写出来的一样,精气神采不可磨灭。“不善用墨者,浓则易枯,淡则近薄,不数年间已淹淹无生气矣”。

墨大致可分为浓、淡、干、湿、焦五种,但也不能过分悬殊,应在看似变化不大的墨色中,写出使人感到变化极为丰富而又保持“润”的特点,才是理想的用墨。

笔法的运用源自于毛笔的产生,那么墨法的运用却源自于中国造纸术的产生,是中国宣纸的特性产生了用墨方法的特殊审美情感。它与笔法组成中国文化极具特点的绘画形式,“笔墨”二字永远成为中国绘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本质特征。

(责任编辑:宝璞斋书院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